尼西亚会议1700周年——基督教最重要的会议,如何塑造了现代文明?
325年,相当于中国的东晋初年。在君士坦丁大帝的主持下,地中海沿岸所有最杰出的神学家、300多位主教齐聚尼西亚。经过激烈的争论,他们签署《尼西亚信经》,宣布“基督(的位格)受生非受造,强调圣子与圣父(神性)永恒同等”,并诅咒亚流主义为异端。
325年,相当于中国的东晋初年。在君士坦丁大帝的主持下,地中海沿岸所有最杰出的神学家、300多位主教齐聚尼西亚。经过激烈的争论,他们签署《尼西亚信经》,宣布“基督(的位格)受生非受造,强调圣子与圣父(神性)永恒同等”,并诅咒亚流主义为异端。
台湾学者史作柽将人类文明分为“图形文明”和“文字文明”:前者是神话文明或原始文明,以自然为背景而有文明,它保持着一种“人”与“自然”之间的直接关系;后者则是人文文明或历史文明,以文字为背景而有文明,而文字的根本意义则是“自然”被解释后的形式化表达,如诗歌、法律
呼应着国际学术界的新进展,以及面对“全球大变局”,如何理解“全球”,如何重建全球秩序,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中又如何被吸收采纳,进而形塑了全球空间的特性,成为重建全球秩序的动力与思想基础。诸多问题,都需要从思想观念的历史进程中找寻启迪。为此,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